1、判断题 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4年,从纽约港驶出的开往中国的美国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返航时,满载茶叶、棉布、瓷器、丝等货物。这次首航投资是12万美元,利润率高达25%,更重要的是,英国的垄断被打破,中美之间航线被打通。此后,美国掀起了第一次对华“贸易热”。早期对华贸易,对美国摆脱大西洋贸易面临的窘境,促进东部商业城市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但分析(到鸦片战争)这六十年的变化却更富有意义。?
——摘编自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皇后号”来华60年间,中美两国经济地位各自发生的重要变化,说明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政策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杜鲁门总统在1945年9月告诉一位顾问说:“美国未来的海外利益将在西半球和太平洋。”他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利益有赖于加强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它将取代日本作为这个地区的稳定力量。华盛顿官员相信,通过与蒋介石合作,不仅中国的巨大市场可以被开发出来,其他亚洲国家也可以成为美国的市场。为数多达十亿的亚洲消费者将对避免另一场经济危机大有助益。?
——摘编自(美)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及其意图,并分析美国这一政策的最终结局对1949年后的中美关系造成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和投资的总量都有了较大增长,但是经贸关系仍主要服务于美国外交和战略上的考虑。冷战结束后,美国工商界担心欧洲和日本利用中美关系的紧张在华谋求不公平的商业利益,逐渐把中美商务关系置于两国关系的核心地位。

——摘编自叶蔚然《关门前的谈判——中国复关、入世台前幕后》
(3)据材料三,概括冷战结束前后,中美经贸关系在美国对华政策中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据图,指出中美两国在中国“复关”问题上的最大分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变化:美国从经济依附地位走向独立富强(或:美国逐步崛起为新兴工业强国);中国从独立的经济地位开始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或:中国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政策因素: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2)政策:扶持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扶蒋反共)。意图:着眼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利用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作为维护地区稳定的力量;通过与蒋介石政权合作,开发包括中国在内的庞大亚洲市场,避免经济危机。影响: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以失败告终,造成了中美两国20多年的紧张对抗。
(3)变化:冷战结束前,美国对华经贸主要服务于外交和战略上的需要;冷战结束后,美国逐渐把双边经贸置于两国关系的核心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观察下列图片:
?
请回答:
(1)从图一中你能够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仿图二中已经完成的项目,填写另外两个空格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片,如何理解冷战的含义和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对峙的双方是哪两国?二战期间和战后,它们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二战后美苏争霸;世界面临新的大战的危机,人们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等。
(2)
(3)除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实质是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
(4)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对峙的双方:美苏。变化:从战时的同盟关系变为战后的敌人。原因:战时同盟的基础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失去;美国企图称霸世界受到苏联的阻碍;苏联为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两国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根本对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不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摘自1962年赫鲁晓夫至肯尼迪的信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摘自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三?美国在欧洲、大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
——摘自里根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材料说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此相应,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要的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里根上台后,表示美国要重新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其背景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对美苏争霸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说明在当时美苏争霸中,苏联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还有差距,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
(2)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加上侵略越南受挫,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从越南撤军,改善与 中国的关系。 ?
(3)苏联力量下降,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逐步恢复。
(4)美苏争霸的主动权随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而变化;美苏争霸是世界长期紧张、不得安宁的根源;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在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
[? ]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