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社会和谐、发展进步的焦点问题。在古代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重大改革都包含着有关“三农”的内容。这些改革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材料三?(1069年)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小题1:结合材料一、二、三分别指出上述三次改革重视“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6分)
小题2:材料一、二、材料三的改革在解决土地问题上的措施分别有何历史作用?(5分)
小题3:公平与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重要原则,失去公平与公正往往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的动荡。试以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说明古代改革者是如何协调社会不公平现象,追求人类公平与公正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北魏孝文帝:君田制。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免役法等。(6分)
小题2:商鞅变法的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使无地农民获取了一定土地,抑制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发赋役,促进北方经济发展;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6分)
小题3:商鞅变法的奖励军功、废除奴隶主贵族世卿世禄制,有利于出身卑微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世袭特权和垄断特权的局面,对国家机构进行民主化改革,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物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4分)
本题解析:
本题从现实中的三农如题,进而引出中国古代对于三农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该题考查了三次改革的
内容及影响,最后通过中外对比的方式了解改革就是需要平衡各方的利益。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倒幕派的主力是
A.中下级武士
B.西南诸藩的大名
C.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
D.封建地主阶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考查教材中基础知识。倒幕派包括很多,但以中下级武士为主,这也决定其改革的不彻底性。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改革、变法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攫钮(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汉·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拓跋宏,这位非常类似二十世纪凯末尔的君王,以无与伦比的魄力,把鲜卑文化抛弃,对于汉文化,以充满敬慕的心情,毫发不遗的全部接受。——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材料三?在生活方式上,人们出于政府的压力,穿西服、军服,养成吃兽肉、喝牛奶、喝啤酒之风。?——查常平《明治维新:一半清醒一半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这与商鞅推行的哪些改革措施有关?(2分)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孝文帝“全部接受”汉文化的实质是什么?(1分)
(3)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都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移风易俗”,分别指出这三次“移风易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移风易俗”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变化:人伦失常,亲情失和;贪财求利,自私自利。(每点1分,共2分)
措施: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每点1分,共2分)
(2)?实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1分)
(3)?商鞅变法: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孝文帝改革:促进北魏社会的封建化,加速民族融合进程。
明治维新:有利于日本近代化。
(4)?认识:移风易俗,接受先进文化,对促进本民族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学习外来文明要结合本国实际,不应全盘照搬,同时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等。
本题解析:(1)第一问从伦理、利益方面分析,主要说明了亲情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二问从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组织答案,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少数民族开始向封建化转变。(3)从社会习俗的变革对社会进步的影响这方面回答即可,社会习俗的变革推动了社会发展。(4)从传承与借鉴角度分析,移风易俗是一种学习,需要立足自己的特点,吸收借鉴。
点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商鞅变法一系列措施推动了秦国的富强,为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魏统一北方后,为了提高自己的文明进程和推动北方社会的发展,孝文帝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社会风俗上看,提倡说汉化,改汉姓,允许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使得北方的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是的北魏政权逐渐地封建化。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日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方位学习西方,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也逐渐走向了扩张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均田制的实行 ②俸禄制的实行 ③迁都洛阳 ④孝文帝亲政 ⑤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①②
C、⑤①③④②
D、⑤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商鞅推行县制和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都具有?
[? ]
A.经济制度改革的性质?
B.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性质 ?
C.监察制度改革的性质?
D.官制改革的性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