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朝鲜停战协定》的主要内容:确定以三八线附近的实际控制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退两公里,以建立一非军事区;自协定签订后12小时起,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停止自朝鲜境外进入增援的军队和武器;……双方军事司令官向有关各国政府建议,在停战协定生效后3个月内,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材料二?《日内瓦协议》的主要内容:与会国保证尊重印度支那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结束在三国的敌对行动;……以17度线、9号公路稍北为军事分界线,越军在线北集结,法军在线南集结;……法军在协议规定期限内从印度支那三国领土上撤走;老挝和柬埔寨在1955年内举行全国自由选举,越南在1956年7月内举行全国自由选举,以实现该国在民主基础上的统一。
材料三?《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的主要内容:美国和其他国家尊重1954年日内瓦协议所承认的越南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完全停止敌对行动,按规定时间撤出美国和其他外国军队、军事顾问、军事人员;……越南的统一将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通过和平的方法逐步实现。
上述三个协定(协议)的主要内容有何相似之处?(9分)执行的结果如何?(6分)
参考答案:相似:冲突各方停止敌对行动;撤走外国军队;政治解决遗留问题。(9分)
结果:《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美国军队继续在朝鲜半岛驻扎,朝鲜长期分裂;《日内瓦协议》签字后,法国军队撤走,美国势力渗入,越南分裂;《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签字后,美国从越南撤军,越南实现统一。(6分)
本题解析:材料一是美国与朝鲜签定的停战地协定,材料二是法国与越南签定停战协定,材料三是美国与越南签定的停战协定,从材料的出处可以归纳出其相似点,从“停战”这个词入手回答。协定执行的结果可依据史实分析回答。上述三个协定都是殖民国家与殖民地人民签定的,都是赤裸裸的侵略战争,回答应逐一定位分析,准确掌握史实,有史实做论据,分析回答。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那一晚(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人们在街上跳舞,但我不能跳,我知道,我们面临战争。
——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的回忆录
材料二?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以石油武器支持同以色列交战的国家,在两次提价后,石油由每桶3.01美元上涨到11.56美元,导致西方工业生产下降8.1%,钢产量下降14.5%,并导致大量公司破产,失业人数激增。西方大部分国家开始改变对阿以战争的立场。阿拉伯国家以成功的团结合作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利益的信心和勇气。
——马广东《论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石油武器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9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产生的结果。(6分)
参考答案:
(1)原因:阿以矛盾冲突;巴以矛盾;大国插手其间;历史遗留问题。(3分,任答三点即可)
影响: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安;给交战双方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地区局势乃至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6分)
(2)结果: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鼓舞了阿拉伯人民团结反帝、反霸的信心和力量;迫使西方国家在中东问题上改变外交方针。(6分)
本题解析:
(1)中东问题是当今国际关系的热点问题,二战后中东地区爆发了五次战争。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五次中东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可知,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以石油武器支持同以色列交战的国家,石油提价引发了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西方大部分国家开始改变对阿以战争的立场”;“阿拉伯国家以成功的团结合作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利益的信心和勇气。”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两伊战争中发生过举世震惊的“袭船战”,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袭船战”指两伊战争中交战双方对向对方运输石油的油轮发动的袭击
②“袭船战” 影响到了非交战国的利益
③美苏以此为契机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控制
④伊朗首先发动“袭船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主要考查关于两伊战争中“袭船战”的相关史实,两伊战争开始后,伊拉克首先攻占了伊朗大片领土,1982年伊朗转入反攻,进入伊拉克境内,伊拉克要求停火遭到拒绝,于是首先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即交战双方向对方运输石油的油轮发动袭击,一些非交战国的利益也受到影响,联合国安理会组织护航,美苏借机向海湾不断派出军舰,使海湾局势增加了更大危险,答案为B。
考点:两伊战争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两伊战争中“袭船战”的相关史实,提醒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此题是对学生 识记能力的一种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C.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德国分裂是由于战后美苏对抗引起“柏林危机”,后来柏林墙修建,两个德国分裂。朝鲜也是类似,战后以北纬38度为界实行分区占领。二者都是由于战后美苏矛盾激化对抗,导致分裂。正确选项是C项。A项明显错误,国内矛盾并非这两个国家分裂的原因;B项错误,多极化开始于20世纪60、70年代;D项错误,朝鲜分裂和马歇尔计划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美国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的目的
A.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
B.进一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D.维护亚洲和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对美国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的理解,这需要把此次武装干涉放到当时的大背景中考虑,二战结束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并形成两极格局,美苏在全球展开全面对抗,当时美苏对外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争霸,所以分析此题时必须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考虑,以此分析各选项,只有D项不是美国干涉朝鲜的目的,此题答案为D。
考点:朝鲜战争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分析和考虑时要特别注意把历史事件放到它所在的大背景中,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