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上在处理国际关系时,采取“远交近攻”,现在不能这样了。必须“以邻为善”“以邻为伴”,走共同发展的道路。主要是因为(?)
A.世界上各地区走向集团化,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本地区的支撑
B.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各国之间密不可分
C.远亲不如近邻
D.国际关系的趋势之一是与邻国结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显然材料强调了要“以邻为善”,当今社会,发展才是硬道理,而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本地区的支撑,故而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言论,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与调解人际关系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儒家孔子的思想,A是其仁 的主张,B是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孟子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史载:178l—1790年中国输出英国的茶叶总值为9600多万银元,1783—1793年英国输华呢绒、棉布的总值为1600多万银元。下列解释不正确的
A.在当时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在出超地位
B.传统的自然经济导致了上述现象
C.从产品上看出东西方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鸦片输入影响到正常的中英贸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正当的中英贸易看,中国出口是进口的六倍,说明中国处在出超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出口的物品为土特产品,英国为工业品,这说明了两国和产力水平和差异,材料没有反映鸦片贸易情况,所以D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学
B.荀子提出“君舟民水”观点
C.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
D.顾炎武发展儒学义利观,提倡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儒学的发展演变。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题干所问的是不正确的。董仲舒吸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三纲五常等思想,适应了当时中央集权的需要。C选项说吸收佛教的思想,是错误的,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在两汉之际。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每当历史发生重大变革,新思想、新观念便会应运而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摘自《论语》等主张)请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2分)
(2)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些最敏锐的心灵”在政治上找寻的共同的政治方案是什么?(2分)
(3)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他们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
(4)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毛泽东在理论上进行了有益探索。请列举这一时期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所撰写的两部代表性著作。(2分)
(5)20世纪80-90年代,面对国际风云的急剧变换,邓小平南巡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所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主张施德政和礼治(2分)
(2)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2分)
(3)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4)《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关系》(2分)
(5)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本题解析:(1)根据题干“为政以德”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可知分别强调了孔子思想中的“德治”“礼治”主张。
(2)注意题干的时间限定词“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可知是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尤其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为代表,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思想家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
(3)注意题干“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结合所学,可知是指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积极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4)结合所学,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主要论著:《论十大关系》(1956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1957年)。《论十大关系》提出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科学地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内部矛盾的理论。
(5)结合所学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内容:回答了一系列问题(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关于判断事物的标准;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关于发展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读、审、答三个步骤。 (1)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 (2)审题是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要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一道完整的、题意明确的历史问答题在一般情况下由提示语、限定语、主干语(也叫中心项)、答项语四种成分构成。分析清楚试题的结构成分,就可完整准确把握题意。(3)答案规范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