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清朝统治起到:
A.巩固作用
B.瓦解作用
C.补充作用
D.改革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对清朝统治的客观作用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力度较大。洋务派搞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巩固清朝的反动统治,然而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它标榜的“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相反,由于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在客观上使清朝统治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依题意,选B。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抗日战争时期,在沦陷区被日本侵略者列为“统制事业”的行业有?
①农业?②矿业?③金融业?④钢铁工业?⑤交通运输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公司专营,企业的经营权由日方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依靠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B.晚清及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府对民族工业的盘剥、排挤
C.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的重压
D.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之前,晚清政府的剥削和压迫已经沉重,故晚清政府的沉重剥削和压迫不能作为出国的主要原因,排除④,故选A。1840年后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引起了离乡谋生的现象。故其他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点评: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自然经济的解体,务农的人口明显下降;另一个方面中国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主要是洋务工业和民族工业。与此同时,此时也出现了出国的人数增多的现象。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海关十年报告》记载: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有进展。此厂已濒临停业,此厂的产品在纳税方面并未受什么特殊优待的章程。”从上海伦章造纸厂的经营来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是
A.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B.获得充分发展,有相当的规模
C.生产的产品难以与外国商品竞争
D.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题中上海伦章造纸厂濒于停业,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日本纸的竞争,另一方面在于当时中国政府并不保护民族工业(税收方面)。可见,民族工业受中外势力的阻挠而步履维艰。A、B 两项与材料史实相反;C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选D。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点评: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