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之前,晚清政府的剥削和压迫已经沉重,故晚清政府的沉重剥削和压迫不能作为出国的主要原因,排除④,故选A。1840年后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引起了离乡谋生的现象。故其他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点评: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自然经济的解体,务农的人口明显下降;另一个方面中国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主要是洋务工业和民族工业。与此同时,此时也出现了出国的人数增多的现象。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1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
A.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1895年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取了快速发展,注意时间信息: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因此,题干时间界限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段。A项是19世纪六七十年,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排除;B项是初步发展阶段的因素之一,但不符合“主要得益于”的题干限制;C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签订后,为赔款而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这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符合题意。故选D项。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点评:解答本题须了解清楚题干描述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再根据限制词:主要得益于,从BD项中选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是1949年国统区的人们携带着大捆大捆的金圆券去购买日用品的照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统区经济发达,人们收入丰厚
B.国统区社会治安良好
C.国统区市场繁荣,商品丰富
D.国统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严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1949年国统区通货膨涨的历史现象,D项正确;A项“经济发达,人们收入丰厚”与史实不符;B项“社会治安良好”说法错误;C项“市场繁荣,商品丰富”说法与史实不符。选D。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日益萎缩
点评:本题反映的是国统区大量印刷纸币,导致通货膨涨,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因此,就出现了1949年国统区的人们携带着大捆大捆的金圆券去购买日用品的现象。实际上本题是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后期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压榨等因素,民族资本主义是日益萎缩。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民国后期,下列哪些因素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①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 ②自身技术力量的薄弱 ③官僚资本的压迫 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工业发展困难,原因主要有: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官僚资本的压迫;美国资本和美国商品的大量涌入,这些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并不一定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年、1896~1911年、1912~1913年、1914~1918年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4.6个
B.3.2个
C.3个
D.0.7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阶段是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选项A应为一战期间,B为民国初期,D为产生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