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判断题 1936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部制订的《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案通过给予农场主一定的土地撂荒补贴,限制土地播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对这一措施的实质认识正确的是
A.将保护环境与限制农业生产结合
B.减耕限产以便保障农民的利益
C.提高美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D.国家干预经济以缓解经济危机
3、判断题 (2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政府的惟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人挨饿……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
材料二?罗斯福曾说:“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其主人所负的义务……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我国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的存在……我们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中的平衡——即工农业之间的平衡以及工资收入者、雇主于消费者之间的平衡……
——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二战以后,继罗
斯福新政,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出现一个“黄金时代”。英国爱德礼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等国有化。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放松政府对经济控制的做法,降低对进口货物征收关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胡佛对政府责任的看法?从中体现胡佛怎样的经济思想(4分)
(2)从罗斯福上述言论来看,他制定了哪些措施保障公民利益?这体现了新政的什么特点?(8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德国经济政策于英国有何不同?(8分)
4、判断题 读下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税率表(单位:%)”
国家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日本
|
1926年
| 4
| 12
| 12
| 20
| 16
|
1931年
| 10.0(1932)
| 38.0
| 40.7
| 53.0
| 24.0
|
根据表格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
B.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
C.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设置关税壁垒,导致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
D.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以摆脱危机
5、判断题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C.股票价格暴涨,出现“炒股热”
D.“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