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同185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相比,其最大的不同点是
A.从美国开始
B.涉及资本主义世界
C.促使社会矛盾激化
D.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比较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同185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的不同点,可以从这两次经济危机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进行比较。从所列选项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对两次危机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的,从影响来看,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原有的国际关系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而1857年的经济危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并未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因此正确答案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导致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的直接原因是
[? ]
A.石油价格的提升
B.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C.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
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史》上反映出“大萧条是两次大战之间的分界线”,并以“走向战争”四个字概括1929年一1939年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你认为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大萧条影响的论断是否正确?为什么?你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走向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是正确的。(亮明观点)
1929年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极大,使其前后两个10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一战结束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战胜的资本主义大国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危机前事实)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欧亚战争的策源地。从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开始,德、意、日疯狂对外侵略扩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逐渐解体,世界“走向战争”。(危机后事实)(前后对比,证明30年代危机确实是“分界线”,同时危机后的事实也证明了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20世纪30年代世界“走向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德、意、日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具体原因主要是经济危机促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侵略扩张,以及英法美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按照题目要求,说明对30年代世界“走向战争”原因的总体认识。)
本题解析:题目涉及的核心问题是,30年代经济危机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题目的观点可分为主观点,副观点。主观点是:“大萧条(指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两次大战之间的分界线”。副观点是: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总体而言,我们应先就30年代经济危机有什么影响这一问题,从教材寻找答案,然后,再与题目观点进行对比。由于题目副观点有“走向战争”的提示,我们可以进一步缩小思考范围,只看30年代经济危机是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这一问题。教材内容表明,危机促使德、日法西斯上台,并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从而证明题目的副观点是正确。下一步再回想一下危机前的世界形势,看是否能与危机后形成显明对比,从而证明危机是否具有“分界线”的作用。危机前由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确立了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世界相对和平,也为各国经济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确实与危机后对比明显,所以,题目的观点是正确。具体作答分析见例题答案中的标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8分)右图是坐在轮椅上的一位美国的总统。1932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在就职时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1936年他又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请回答:
(1)这位总统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指什么?(2分)
(2)根据上文及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的特点。(2分)
(3)这场战争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请指出联邦德国、日本在其影响下建立的社会经济体制。(4分)
参考答案:
(1)“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指罗斯福新政(2分)
(2)特点: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干预经济(2分)
(3)事例:联邦德国形成“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日本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4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可以看出这是指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不仅解决美国的经济问题,还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民主制度。(2)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改变了原来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3)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对各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联邦德国形成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日本则是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其实都是加强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下列说法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是?(?)
A.节俭对于个人是一种美德,但对社会却是种恶行
B.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
C.以大地产为代价,增加中小农数量
D.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认为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B项和D项主张“自由放任”;C项是大危机时期德国法西斯的经济政策;A项指出节俭对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从反面证明了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