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定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际,有识之士尖锐地指出: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资本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实为中央经济的劲敌;投机商人无孔不入,无风掀起三尺浪,中央要对付他们也非轻而易举;私人资本主义会袖手旁观,见机行事,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问题棘手;工矿企业中旧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压抑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中央能否在城市站住脚,确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1)材料一怎样论述“发展生产”和“维护政权”的关系?这是否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
(2)概括材料二所述中国面临的问题。中央为解决这些问题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1)发展生产是维持政权的先决条件,符合当时实际需要。
(2)官僚资本主义的处理问题,投机商人问题,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问题,旧的管理方式的处理问题等。措施有:没收官僚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合理调整工商业,对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本题解析:
第(1)问要求概括出材料的基本观点,要注意“准确”概括;第(2)问要求概括材料中列举的“问题”,应注意做到“全面”。至于中央所采取的措施,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猪背能够降飞机,猪耳能当足球场。”这首民谣应该作于
A.
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后
D.一战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①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
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百家争鸣产生于春秋战国的大变革时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故①②③正确;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故④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有?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图中的中央第一代领导人的服饰是?
?
A 长袍马褂?B、西装?
C 中山装?D、列宁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