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是1932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与两个佐治亚的农民亲切交谈的图片,你认为他们就农业问题交谈的话题最有可能是

[? ]
A.扩大耕地面积,降低农产品价格
B.提高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限制农业产量,给农民以相应补贴
D.降低农产品价格,增加粮食出口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政府建立“联邦储备保险”,对5000美元以下的小额存款,由政府保证其安全。
——王万达《现代美国史》
材料二 由于煤的开采掌握在私人企业中,以及用煤的各种企业之间缺乏协作,因而矿工们——他们是工业金字塔的真正基础——在工资和工作条件方面处于极恶劣的境地,这是一个悲剧。煤是我们发展工业的基础,它是我们全体国民最大的财产之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
——二战后英国首相艾德礼
材料三 1984年1月,里根签署了第116号国家安全指令,正式批准“战略防御计划”(亦称“星球大战计划”)及与其相关的1984-1989年财政年度数额高达260多亿美元的技术研究经费预算,美国政府为此组织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社会活动家、军事战略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动员了国内的科技力量、有关国家实验室及许多理工科大学投入这项研究工作,美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是企图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来带动一大批高技术群的发展,以保持美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领先地位。
——陶继侃《世界经济概论》
请回答:
(1)同属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材料一与材料二在目的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干预经济的形式上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资本主义制度在自我调节方面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的不同:材料一是为了消除经济危机,恢复银行信用;材料二是为了达到几种仓业间的协调,减少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局限性,缓和劳资矛盾。
(2)新变化:由克服经济危机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为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通过实施科技发展计划,带动经济的发展。
(3)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有限性,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减轻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英国制定了新的《济贫法》,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1)据材料一,从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下面是某中学生设计的历史活动剧《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
马克思: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斯福:噢,为啥?
马克思: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斯福:哈哈。
马克思: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的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斯福: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材料二 中马克思说“心动”的真实含义是什么?马克思说“心忧”和“心灰”的真实含义又是什么?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能否实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3)据材料三,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对战后初期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这本书(《道德情操论》)很长一段时间不引人注意,我觉得它的意义不亚于《国富论》。他(亚当·斯密)只有两次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里提到看不见的手,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市场,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道德。
——温家宝2月1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说
(4)据上述材料,在各国政府解决从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方面,“道德”能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立法,自愿为主;不完善。
(2)心动:新政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政治经济权利。心忧、心灰: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经济发展新模式;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不能。因为罗斯福新政只是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根本变革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3)特点:以美国为中心。影响:一定程度上稳定世界经济秩序(或扩大了世界贸易),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或美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加强)。
(4)增强政府责任意识(或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国际合作(或建立新秩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措施有
 ①田纳西工程
 ②以工代赈
 ③发放救济
 ④蓝鹰运动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③不对,发放救济不能直接解决增加就业问题;④不对,“蓝鹰运动”是试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也与题干无关;增加就业、扩大内需是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田纳西工程就是代表之一。因此选B。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由多项选择题演变而来的单项选择题,通常是在题干中列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组成若干题肢;然后将题肢组合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考查的知识点一般都在四个以上,且多属同类系列知识或专题知识。该题型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历史线索或知识体系的认识把握程度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1、2、3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 ]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