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材料中的时间可以判断出是开辟新航路中的事件——环球航行。哥伦布到达美洲,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工业革命使欧洲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排除A和C,而D项与此无关。所以答案选择为B。哥伦布环球航行证实了的地圆学说。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新航路开辟只有三个大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经济方面、社会方面、宗教方面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次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如本题解析的内容;第三个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如对世界的影响、对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不同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总结出盐铁官营的目的“建国用、排富商、齐黎民、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可见其目的是为建设国家、打击富商、济民生、增加政府收入,解决军费,减轻百姓赋税负担;故选A。B、C、D项说法与材料观点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冶金业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②洪仁玕?③李鸿章?④孙中山?⑤陈独秀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对应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中体西用”对应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自由平等博爱对应孙中山等革命派,民主和科学对应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②洪仁玕没有涉及。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中国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抉择。面对民族危亡,中国近代的仁人志士代表不同的阶级,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提出挽救危机的思想主张。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在鸦片战争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之路,形成了新思潮。伴随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崛起,他们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并在政治上进行了实践,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始末。他是
A.伯里克利
B.希罗多德
C.柏拉图
D.罗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诰示中获得进士出身金榜题名的人所通过的途径是?

A.毛遂自荐
B.立军功授爵
C.凭才学科举获得功名
D.出洋留学,功成名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的限定语是“进士出身”,由此可知是科举制。故选C。AD项明显错误;B项说的是军功,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科举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创立,后代沿用的政治制度。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缓和了社会矛盾。除科举制外,西周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