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第一次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并宣布战争结束后归还给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内容必须实施。下图所示属于 ? ? ? ? ? ? ? ? ? ? ? ? ? ? ? ? ?
A.古三代前
B.三国时期
C.隋朝时期
D.宋元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国时期,台湾的名称叫“夷洲”,孙权曾派人到那里。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第一个明确宣布“教随国定”原则的国家是
A.德意志
B.法国
C.英国
D.瑞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517年,在德意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路德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新教与天主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斗争的最终结局,是在德意志首先实践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的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历史实践证明
A.作者未能实践自己的信念
B.作者坚持信念并躬行实践
C.作者后来放弃了革命主张
D.没有出现汉人为君主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史料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类。下列属于口述史料的是
A.西周编钟
B.宙斯神殿遗址
C.《资治通鉴》
D.《尼克松回忆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相对简单,口述史料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D项符合题意。AB项是实物资料;C项是史学著作。
考点:史学研究:史料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史料的问题。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13年,徐元章曾痛书挽联:“融贯东西学理,调和南北党争,问如此奇才,古今有几?道德发为文章,英雄造成时势,痛横来惨祸,天地不仁。”对挽联中哀悼的这位英雄“造成的时势”表述正确的是
A.风起云涌民主革命
B.滚滚洪流宪政共和
C.蓬勃发展工农运动
D.分崩离析满清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干“1913”、“挽联”和“南北党争”可以得到信息,1912年,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由宋教仁主持。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并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参众两院大多数席位。为组织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部下刺杀宋教仁,故与宋教仁相联系的时势为宪政共和。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