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D.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人物于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作了著名的演讲——《I have a dream》。该人物是? (? )

A.马丁·路德·金
B.麦卡锡
C.杜鲁门
D.马歇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I have a dream》是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演讲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其中“和平问
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
A.总体和平
B.绝对和平
C.局部和平
D.大国和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请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回答问题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哪种制度?
2.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后两种制度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周初的分封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元代的行省制度(6分)
(2)分封制度的影响:加强统治、扩大统治区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使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2分)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2分)
行省制度的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3)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地方与中央的矛盾(2分)
本题解析:
制度史是今年的一个热点专题,新教材必修1即为政治文明史,三副图分别反映的是西周、唐朝、元朝的三个政治制度:分封制、三省六部制以及行省制,第一、二问较容易回答,第三问实际上考查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的两队矛盾,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及比重(1920~1936年)?
(货币单位/亿元)

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1920~1936年)?
(货币单位/亿元)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列强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的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锭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数的44. 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18家炼铁厂中,停炉者有14家,其余4家仅能勉强维持生产。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扼要指出1920~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材料二概括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2)简析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原因。(8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6分)
参考答案:(1)发展变化: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超过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产值及比重逐步增加。主要原因:国民政府发起了“改订新约运动”;实行“法币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历史现象: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原因:抗战期间,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这成为官僚阶层借以牟取暴利、压榨民族企业的工具;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
(3)民族工业发展曲折,不平衡性强。
本题解析:(1)由材料一表格数据可以分析得出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超过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产值及比重逐步增加;材料二中文字说明“改订新约运动”,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归纳材料三中文字内容可以发现抗战时期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其原因是抗战期间,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这成为官僚阶层借以牟取暴利、压榨民族企业的工具;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3)综合三者材料可以看出民族工业的发展遭遇严重的曲折,同时发展的不平衡性强。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高考中的必考点,也是难点。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考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②民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④民族资本主义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该题的考查即是从②③两个方面来着手,因此解题时还应关注其它两个方便。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才是准确、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