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拔乱反正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这标志着中国
[? ]
A.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共同富裕
B.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羁绊的历史事件有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邓小平南方讲话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④罗斯福新政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是商品经济及生产力的产物。下面三幅图反映了(?)

A.股票是公有制的产物
B.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单一性
C.经济政策具有时代特色
D.建国后我国一贯实行股份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三种票证分别反映了新中国在过渡时期、三大改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策的变化。建国后,股票是私有制的产物,故A错误;08年合作社股权证说明社会主义所有制多样性;D,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近现代以来,上海的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崛起,民主革命的政治中心,对外开放的标志。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因为从头到尾都跟上海有关故应否定A项;改革开放最早是在广东故应该否定B项;红色摇篮是江西瑞金故应否定D;应该理解为从洋务运动的发昌机器厂到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意味着上海在中国工业现代化中的地位,而中共二大会址说明上海在中国政治现代化中的地位,随着浦东的开放说明上海在对外现代化的热潮中的地位。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