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郭沫若认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范文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面对这两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毛泽东在当时没有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他认为解决历史问题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百家争鸣
C.百花齐放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898年英国在取得新界的租借权时,其经济发展的状况是
A.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托拉斯帝国
B.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
C.农业经济落后导致国内市场狭窄
D.造船业和金融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向帝国主义的过渡阶段,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已被美国和德国赶上并超过,它已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当然英国工业在世界上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它的造船业和金融业仍然举足轻重,资本输出仍占世界第一位。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奠定雅典民主政体基础的政治家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屋大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梭伦改革为民主政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是雅典的民主政体正式建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屋大维是罗马的皇帝,和雅典民主政治没有关系。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阅读下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
②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③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④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53年,我国开始推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再加之此时的中国处于和平之中,导致城镇人口激增,故第①项的表述与史实相符;1960年左右,我国历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困扰,国民经济严重倒退,故第②项的表述错误;第③项应为1966—1976年的“文革”期间,与题目中的时间“1965年”不符;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故第④项的表述与史实相符。本题应选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早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的著名农书是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齐民要术》知识的理解。由“早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古
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得知是《齐民要术》。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