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侧示意图表明

A.日本控制并垄断占领区内外贸易
B.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C.民营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空间遭到压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1934年抗日战争尚未全面爆发,长江领域还有成为日占区;B不对,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起步的标志是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C不对,此时的轮船招商局属于国营企业,因此选D。
点评:图表型历史选择题是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的题型之一。它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 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18世纪开始,西方工业文明作为一种强势文明,对传统的农耕文明等进行大肆入侵和文化融合,这一融合过程就是200多年来全球范围的西方化和殖民化,它使得非西方世界、非基督教世界的一部分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和日本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1885年2月,日本政府伊藤博文来华,与李鸿章就朝鲜问题进行谈判,谈判结束之后,双方都向本国方面发表了对对方的评估。李鸿章告诉总理衙门:伊藤博文“久历欧美各洲,极力模仿,实有治国之才……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此中土之远患而非目前之近忧,尚祈当轴诸公及早留意是幸。”伊藤博文则认为:有人担心“三年后中国必强,此事直可不必虑,中国以时文取文,以弓矢取武,所取非所用:稍为更变,则言官肆口参之。虽此时外面水陆军俱似整顿,以我来看,皆是空言。缘现当法事甫定之后,似乎发奋有为,殊不知一二年后,则又因循苟安,诚如西洋人所形容中国所说又‘睡觉’矣。”
1895年3月,在甲午惨败之后,李鸿章来到马关与伊藤博文谈判,签订了《马关条约》。此次,两人又有一番对话。伊藤博文说:“十年前我在天津时,已与中堂论及,何至今一无变更?本大臣深抱歉。”李鸿章回答说:“维时闻贵大臣论及此,不胜佩服,且感佩贵大臣力为变革俗尚……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今转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更为抱歉,自惭心有余力不足而已。贵国兵将,悉照西法,训练甚精;各项政治,日新月异。此次本大臣进京,与士大夫相论,亦有深知我国必宜改变方能自立者。”
阅读上述材料,自主命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
注意:
(1)应当充分理解试题中提供的材料。
(2)尽可能将论述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或评论。
(3)观点明确,紧扣论题,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参考答案:(1)题目(3分)
题论相符,确切明了,有新意(3分)
题论基本相符,有议论色彩(2分)
题论不太相符(1分)
(2)观点(12分)
一类:开头能突出中心观点,有自己的见解,个性突出(4分)
分层论证,层次分明,观点鲜明,紧扣中心观点(6~8分)
二类:开头能提出中心观点(3分)
分层论证,层次分明,有分层观念,能够说明主题(4~6分)
三类:有观点(2分),分层论证,比较能够说明主题(2~4分)
(3)史实(12分)
一类史论结合好,涉及史料10~12则,史料能够充分说明主题(10~12分)
二类史论结合比较好,涉及史料8~10则,史料能够说明主题(7~9分)
三类能够史论结合,涉及史料6~8则,史料可以说明主题(3~6分)
(4)文字表达(3分)
文理通顺、条理清楚、语言简明扼要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含义实际上是“知行合一”。结合所学,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具有不平衡性,其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
B.社会阶级结构的差异
C.人民是否支持
D.社会思想意识的差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不平衡性主要指是否出现新的领导力量:民族资产阶级,而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取决于经济基础,即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B、C、D项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最能代表我国在宇宙航天领域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袁隆平培育成功高产杂交水稻“南优2号”
B.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C.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计算机“银河Ι号”
D.宇宙飞船“神州六号”第一次将我国宇航员送上太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