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中不包括:
A 阶级矛盾的激化? B 股票投机猖獗
C 生产和销售额矛盾加剧? D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选项与罗斯福新政相吻合的思想主张是
A.“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
B.“我们(政府)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的平衡”
C.“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是最可怕的事情”
D.“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失业者最终也会得到好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罗斯福新政的手段是国家干预经济和改革的实质是维护治本主义制度,所以应该选择B。AC项反映的是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思想;D项明显错误,罗斯福新政中采取了重要的措施维护失业者的利益。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和当前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都注重基础工程建设,其共同目的是
A.扩大内需
B.变革生产关系
C.发展交通运输事业
D.改建原有基础设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1分)阅读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材料:
材料一? 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

材料二?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

请回答:
(1)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4分)
(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什么性质?(3分)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调整和改革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1)1938~1973年呈逐年上升趋势。(1分)原因:与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关,而扩大政府开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1分)
1973~1999年略有下降。(1分)原因:1973年经济危机以后,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开始调整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随之减少。(1分)
(2)政府补贴。(1分)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2分)
(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分)影响:①经过调整和改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避免了大的经济波动。②到20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图表中柱状图信息来分阶段回答,1938~1973年的趋势明显上升,原因从战后英国对经济干预的角度思考作答;1973~1999有一点下降趋势,原因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滞涨”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饼状图回答,饼状图中不难看出政府补贴占据较大部分比例,由此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福利制度是国民经济再分配的是就爱哦去分析性质。第(3)问属于典型简答题,回答该问题要结合所学,第一小问从战后西方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视角分析;第二小问影响可以结合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来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予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 ]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曰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