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同学们观看有关美国20世纪30年代历史的电影,发现30年代的美国商店里,消费者踊跃购买贴有下图标识的商品,而没有贴该标识的商品则受到冷落,美国消费者这样做是为了:?

[? ]
A.抵制国内极右势力
B.为社会捐资,为解决危机做一份贡献
C.支持政府推行的公平竞争法则
D.购买降价处理的商品,缓解生活的困难
2、判断题 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
①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 ②有助于缓和劳资矛盾
③有利于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④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

材料二 西方主要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战后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看,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是建立在怎样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利国家”建成后,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斗争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认为:“高福利和经济增长势不两立”。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了那么多的产品,可工厂还在不停的生产。”这说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超过了现实生活的需要
B.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矛盾十分突出
C.资本家为了赚取利润盲目扩大生产
D.广大民众满足现实生活,不想过多购置消费品
5、判断题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基于“单纯施舍”的弊端,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 ]
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
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心理创伤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