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张三编写的历史剧「七世纪商人李生传奇」,被学者批评其史实错误连连。剧中有以下几段情节,请依据历史知识判断,那一个选项依据的是正确的史实?
A.李生到长安做生意,他选择了位在长安城南,面对长安大街的住家,并改装为店面
B.接着李生来到苏州,苏州城内会馆林立,李生在会馆内认识了许多同乡
C.后来李生在广州经营奇珍异宝的贸易,接触的商人包括阿拉伯人,听到许多阿拉伯逸闻
D.最后,李生来到漳州,经营海外贸易,将中国的丝织品运往吕宋岛销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七世纪,是中国的唐代。A唐代的长安,住宅区和商业区(坊与市)是分开的,故住家不可以改装为店面;B「会馆」是明中期的十六世纪才有;C阿拉伯人在唐已到中国经商,且大都集中在广州;D这是明代才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汉代儒学教育得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
A.是汉朝政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是当时科举制推行结果
C.是培养封建主义官僚集团的需要
D.是当时人才观念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武帝以后,儒学称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维护汉朝统治的工具,所以A是主要原因B当时没有科举C只是“官僚集团”显然片面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右图是唐朝至清朝科举考试中“状元”人数(不完全统计)在各省(今天的行政区划)分布情况。这一资料不能说明

A.文化重心不断南移
B.经济重心南移是文化重心南移的根本原因
C.北方经济文化走向没落
D.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教育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读材料可看出在唐宋时“状元”人数最多的省份是河南河北山东,明清时“状元”人数最多的省份则是江浙了,说明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不能据此说明北方经济文化走向没落。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刚刚过去的20世纪被认为是发展曩快、情况益为复杂的世纪,而它对21世纪的影响也正被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知。如何评价20世纪世界史,在历史学界是一个被研究的课题。有一种观点颇为流行,即20世纪是“美国世纪”说。该观点认为:20世纪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美国迅速崛起并称霸世界的世纪史,在20世纪,美国的民主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及思想文化及国际影响力主导了世界。世界虽然在发生变化,但走的还是美国道路。
评材料中的“美国世纪”说。(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赞成或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12—10 分):
①观点明确,须有概括性表述。
②史实准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 分):
①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
②史实基本准确,尙能支持观点。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 分):
①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
②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
③表述不清。
内容提示:
观点一:认可20 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经济上,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二战后美元取得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罗斯福“新政”模式曾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效法;政治上,美国的民主政治相对完善,被许多国家模仿学习。外交上,二战后成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还一度操纵联合国;科技上,美国率先研制成功原子弹,发明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另外,来自美国的摇滚乐、电影,对许多国家的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观点二:不同意。政治上,美国虽一度操纵联合国,但苏联与美国抗衡,形成美苏对峙格局;军事上,发起的扶蒋反共,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均失败,海湾战争中,美国虽胜,但陷入泥潭,得不偿失。随着西欧、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的崛起,挑战美国的霸权,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上,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被世贸组织取代;外交上,从外交上看,美国虽强大,但很难单独处理世界上的重大问题,例如反恐问题等。
本题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可任选一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对于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的观点,如果是赞同,应从政治、经济、外交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论述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如果是不赞同,则应从政治的多极化趋势、军事战争的失败、经济全球化和外交等方面论述美国国际地位及其影响力,论证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以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 某同学在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时设计了一张表格。请你结合所学帮助该同学完成表格的填写。(6分)
?
| 重大事件
| 影响
| 主要途径
|
第一阶段 (15~16世纪)
| 新航路的开辟
|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
|
第二阶段 (18~19世纪中叶)
| ?
| 世纪市场基本形成
|
第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应当为建设一个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系而承担责任,并将“建设一个世界贸易多边体系”作为今后美国对外经济的基本目标。——罗斯福(1933年)
回顾30年代竞相降低汇率,一个接一个的国家……货币贬值,你们完全毁掉了货币,造成了混乱。我们说,世界再也经不起那样折腾了。——怀特(1944年7月)
2. 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括哪些主要机构?(3分)
20世纪以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截止到2006年,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
3. 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说明推动这种趋势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分)
参考答案:1. (6分)
阶?段
重大事件
影?响
主要方式或途径
X? X? X
新航路的开辟
X? X? X
殖民扩张和掠夺、商品倾销、资本输出、武力威逼、殖民统治等(或人口和资本的流动)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 主要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或以英文缩写表达)(3分)
3. 趋势:经济全球化。(2分)因素:科学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基础;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基本的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清除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给满分)
本题解析:(1)注意纵向联系: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怎样走向高潮的:新航路开辟,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增多;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2.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3.注意材料信息“20世纪以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 可以得出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原因:1)科技进步;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2)加速了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3)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点评:材料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1、粗读(读题型、明主题、联教材)
2、审题(审关键词,明确考查意图)
3、精读(带设问、获信息,联教材,列提纲)
4、作答(答出层次、完整、规范、面广点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