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起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李斯上书曰:“……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籍寇兵,赍盗粮者也”。王(赢政)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政治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蒙毅,军事方面的人才有王氏、蒙氏父子,外交方面的人才有郑国、监御史禄,法律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赵高。在七十位博士中也有来自各家各派的人才,并不偏重于一家一派。就连民间经济人才乌氏傈、巴寡妇清,赢政都给了他们很高的待遇。 ……即使敌人阵营中的人……,原来要杀掉的郑国也被继续留任,完成预定的水利工程,重用魏国的军事家尉缭,让其掌管军队,征伐各国。
——范双杰《试论赢政的用人之道》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的背景。(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在秦国对待宾客态度的不同及理由。对此,秦始皇的做法是怎样的?(6分)
(3)据材料三,概括秦始皇在用人过程中体现的特点。并指出其用人之道的积极作用。(5分)
2、判断题 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3、判断题 为唐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打下基础的是哪一时期的江南开发?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战国时期
4、判断题 假如你是一个历史学家,想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应着手研究的第一部文献是
A.《秦律》
B.《汉律》
C.《大明律》
D.《法经》
5、判断题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和这一方针有关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