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传授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产叫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材料三:孙中山曾明确表示:。在南京定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一旦受压迫将无由抵抗,恐蹈俄国1905年国会之覆辙。国会且然,何有内阁?今革命之势力在各省,而专制之毒在中央,此进则彼退,其势力消长,即专制与共和之倚伏。”
材料四:孙中山说:“因为我以为这个执行约法,只有一年半载的事情,不甚要紧,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约法,也未为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6分)
(2)结合材料三、四,分析孙中山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态度及原因。(9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世纪晚期,根据宪法规定,国家元首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国会)的国家是
A.美国、法国
B.美国、英国
C.德国、美国
D.法国、德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部法律文献有如下规定:

该部法律文献最有可能是
A.《大宪章》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大宪章》是英国限制王权的文献;《独立宣言》是宣告美国独立的文献;《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将启蒙思想确定下来的法律文献,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着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拿破仑法典》成为西方民法典的典范,因此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启蒙思想的实验田”。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
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
B.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D.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是考查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根据所学,“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启蒙思想的实验田”所指的国家是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国家的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据此可知,A、C、D三项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的应是B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它说明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689年英国已经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权的近代君主立宪政体,但是还很不完善,比如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因此材料说当时是“寡头政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