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四?夫治天卞犹曳大木焉,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基本政治观点。这一主张有何进步意义?(4分)
(3)材料三、四与材料一相比,政治思想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君权神授(2分)实质:为皇权披上神圣外衣,巩固封建统治秩序。(2分)?
(2)“天下为主君为客”,或: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分)
进步性: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2分)?
(3)由君主专权到限制君权,君臣之间由主奴关系到君臣平等。(2分)?
原因: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腐朽性进一步暴露;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主思想萌生。(4分,每点2分)
本题解析:第(1)问,概括材料一,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实质是为皇权披上神圣外衣,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第(2)问,概括材料三中黄宗羲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天下为主君为客,据所学知识,这一主张的进步性有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第(3)问,材料三、四与材料一相比,政治思想变化的表现有:由君主专权到限制君权,君臣之间由主奴关系到君臣平等。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腐朽性进一步暴露;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主思想萌生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中国民族工业,则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应该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意,实际是考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概况,我们可以对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大致分期,19世纪60、7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以说是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可看做是春天。民国成立后到抗战爆发前,由于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一战期间列强的较少压迫,和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有力措施,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可看做是夏天,而抗战时期,由于日本的侵略,沦陷区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可以说民族工业进入到萧杀的秋天,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恶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可以说是冬天,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需要学生对民族工业发展的整个历程熟练掌握,并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概况其表现出来的特征,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概况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为6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3%,比1952年增长84%。其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5%,现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1.6%。这说明( )
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党和政府不重视农业的发展
C.我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D.“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执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材料未体现A、B两项的相关信息,排除。1956年,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C项。由材料中工业总产值的增长情况看,“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执行。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8年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因病逝世,享年85岁。他一生所执导的36部电影,如同一本反映中国社会起落的大事记。他的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创作于
A.新中国成立之初
B.“双百”方针提出的50年代
C.改革开放后
D.21世纪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谢晋把他最辉煌的贡献都留在了80 年代,“反思文革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成了中国第三代导演的最高峰。故选C。AB项错误,当时并未出现反思电影;D项错误,21世纪早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点评:电影作为一门艺术,能够记录和反思时代。谢晋的三部代表作:《天云山传奇》,1981 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 《牧马人》 ,1983 年获第六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芙蓉镇》 ,1987 年获第十届电影百花奖和第七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成为了当时电影艺术的典型代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60年冬天,各地方有计划、有领导地开放了农村集市贸易,这对于促进农副业生产发展,活跃农村经济,起了一定的作用。现在,各地方正在根据这一段时间的经验,加强对农村集市贸易的管理。1961年,许多地方又恢复了农村中的供销合作社。
1961年,在城市中,国营商业除了平价供应的商品以外,开始出售糖果、糕点等少数几种高价商品。这是在物资不足、购买力和商品供应量之间差额过大的情况下的一种临时性措施。
随着经济各部门调整工作的逐步展开,我们对教育、科学和其他文化事业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适当地降低了它们的发展指标。
——1961年周恩来《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和当前任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恩来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的经济思想。(6分)
参考答案:
(1)背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社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国民经济出现倒退局面;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党和政府开始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行动;60年代初期经济逐渐恢复。(每点2分,任答五点给9分)
(2)思想:发展经济要尊重客观规律;要允许商品贸易;要稳步前进,不能贪多求快。(6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时间60和61,可判断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泛滥再加上又遇自然灾害和苏联逼债导致国民经济严重比例失调,出现倒退现象;60年冬天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提出8字方针,到65年经济基本好转。(2)根据材料中那个“有领导地开放了农村集市贸易,这对于促进农副业生产发展,活跃农村经济,起了一定的作用。”可见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允许商品买卖;根据材料“逐步展开,必要的调整,适当地降低了它们的发展指标等表述”可见是要求稳步前进,不要求快。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