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 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 “明治革命”;而另二.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请回答:
(1)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 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对材料三中其中一种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
(2)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进步快;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4)应坚决反对外来压迫;改革者要有魄力;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既要重视经济、政治、军事改革,又要重视文化教育改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对明治维新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日本成为近代亚洲强国
B.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
C.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D.使日本彻底实现政治民主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美、德、日四国是怎样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内市场问题的?简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参考答案:解决:
俄国:1851年改革,废障农奴制。(0.5分)
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0.5分)
德国:通过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长期分裂状态。(0.5分)
日本:废藩置县,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0.5分)
主要原因:
(1)欧美诸国和日本均己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列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3)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各国自身实力的增强。
(4)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工具的发展。
(5)东方从属于西方。(或在资本主义侵略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4分,回答出其中任意4个要点即可德满分)
影响:
(1)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3)客观上,有利于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4)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4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的解决和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考查对象,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和将重要的历史事件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学生答题的时候关键在于第2问,要注意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置于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从资本主义各国国内市场的形成和东方从属于西方以及交通工具发展的推动等方面来分析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影响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辨证评价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图
?
?
图1 1853年“黑船事件”:佩里舰队叩关?图2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材料四?日本明治维新时……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五? 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必要对帝国进行一切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系列的改革法令,该段日子被称为“百日维新”。他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图1、图2之间的关系。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 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3)据材料三、四、五归纳中日两中改革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改革结果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关系:1853年,美国军舰入侵日本,日本民族危机加剧。日本在推翻幕府统治后,1871年派出大型使节团历访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文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殖产兴业,积极修建铁路,兴办工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日本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举例: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3)相似:向西方学习,涉及经济、军事、教育改革。不同:未涉及政治制度改革。
(4)改革应全方位的;改革应有所取舍;应大胆废除旧的政治制度等
本题解析:本题以日本近代化进程中重要历史事件和材料为切入口,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的学习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
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
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1868年日本天皇颁布《五条誓文》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放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
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
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
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
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8分)
(3)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国改革都
遇到这个难题。请运用你所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4
分)
(4)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两国改革对现代化发展有何不同影响?(4分)
参考答案:(18分)
(1)材料一指的是明治维新;材料二指的是维新变法。(2分)
(2)内在联系: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
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4分)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
派发起了戊戌变法。(2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提供了借鉴。(2分)
(3)措施: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2分)中国的资产阶级维
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结合传托古改制。(2分)
(4)日本明治维新确立了立宪政体,实现了工业化。戊戌变法只是在思想观念、文化教育
和社会习俗方面促进了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化的程度与日本相差甚远。(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和维新变法比较。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主要考查日本的明治维新和维新变法的内在联系。这主要考查明治维新对中国的
影响。
第(3)问主要考查这两个改革是如何化解难题的。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第(4)问主要考查对现代化发展有何不同影响。结合所学即可得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