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二次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 )
A.缺乏思想预备
B.军事指挥失误
C.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D.北洋军阀力量强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重“客观原因”的条件限制,ABC三项是二次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状况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是?
A.正确
B.错误
C.片面
D.表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胡适的意思是老子、孔子和韩非子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的思想家都是因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体现了政治、经济决定思想的理论,因而是正确的,故选C。社会的大背景决定了思想的发展。战国百家思想都是因为战国时期大动荡,各家都提出了拯救社会的主张。其他各项均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反映这一趋势的有(?)
①APEC组织的建立②欧元诞生③中国加入WTO ④中国国内近年连续多次大幅提高汽油价格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时间:20世纪末以来。四个选项都符合题目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历史小论文题(15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西方学者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到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知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值和扩展”。而弗兰克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外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评价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相关问题。
参考答案:具体评分标准:
(1)观点明确,充分利用史实,多角度论证,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15分-11分)
(2)观点较明确,能结合相关史实,逻辑较严密,论述较为充分,表达清晰(10分-6分)
(3)观点不明确,未利用史实来叙述,单一角度论证,逻辑不严密,论述不充分,表述不明确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存在两个核心观点,其一欧洲世界经济体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欧洲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心,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即可。
点评:高中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大体可以分作两个步骤进行。首先要确定材料中的核心观点,在此基本上明确表达学生自己的态度,即表明是赞成或是反对的态度;然后,接着寻找相关的史实论据进行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要往往采用正反论证或多角度,多方面论证两种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往往对提炼或概括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有一定的困难,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或根本不会概括,这种情况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多下功夫,勤加实践,同时也需要综合提高语言文字的素养和水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不准再问我:最近过的怎么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本是打算搜狗,结果看到猫扑”等网络经典流行语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创作的网络经典流行语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开始流行开来。这反映了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均没有体现。
点评: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是社会的缩影,要将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