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见得失。”他在位期间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③戒奢从简?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唐太宗因为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亲眼可见隋朝是如何很快灭亡的,因此吸取了教训,重视百姓,戒奢侈,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同时任用魏征等贤臣,匡正得失,出现贞观之治。因此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苏格拉底一生探求知识,“我无知,所以我求知”。柏拉图则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探索自然
B.人文主义
C.探索社会
D.个人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核心均是以人为本,探索人生。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导致改革成败的根本因素是(? )
A.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B.是否符合经济发展速度
C.是否符合统治阶级利益
D.改革派的力量是否强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导致改革成败的因素很多,本题题意要求的是“根本因素”,比较各选项可知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最根本的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洋布畅销的现象说明了?(?)
A.?中国市场紧缺洋布? B. 中国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C?中国人的购买力大大提高? D. 中国的商品经济受到冲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
A.天人关系
B.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关系
C.儒道释三教的关系
D.理与气的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和古希腊哲学家同一个时期的是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我国哲学家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关系,儒道思想即能体现这一点。故选B。A项错误,是中国的西汉时期;C项错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D项是宋明理学的观点。因此ACD项均与材料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