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使人们获得了解放灵魂的自主权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沉重打击了宗教神权与贵族特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因信称义”,意思是只要虔诚信仰,就可以得到救赎,成为“义人”。从材料中的“因信得生”以及“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刻感到自己已经获得重生,”等得知宗教改革是反对教会垄断与上帝沟通的权力,主张人人都能直接与上帝沟通。打破了教会的独裁。因此使人们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宗教改革只是在信仰范围之内进行的改革,他们的宗教哲学思想依然带有神学的印记。故选A。
考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点评:马丁路德改革的主要内容: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简化宗教仪式;认为《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在上帝和《圣经》面前人人平等;君权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为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它是

A.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
B.市民与教会共同施政的中心
C.市民与庄园主共同施政的中心
D.市民与骑士联合执政的中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世纪后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这样的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存在的众多行会组织是城市中同行业的手工业者或商人的联合组织。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即市政厅来对城市进行管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一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人非工具
D.理性至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是指教徒可以通过自己的信仰直接和上帝联系,而不通过僧侣这个中介,即“因信称义”。而“因行称义”是指教徒只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参加教会组织的各种宗教活动,才能得救。只有教皇和主教等神职人员才能和上帝直接沟通。这与题干思想是相违背的,而C和D和题干阐述是内容没有关系,答案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因信称义和因行称义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马丁?路德提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的主张,实际上是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教皇的权威
C.反对《圣经》的权威
D.反对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比较简单。注意题干的信息是“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思想复活”指“文艺复兴”,“原始基督教复活”指“宗教改革”。智者运动是人文主义的产生;启蒙运动则是人文主义发展到成熟阶段。
考点:人文主义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人文主义的发展的情况,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时期产生,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复兴,宗教改革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启蒙运动时期发展到理性阶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