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政知事,主持变法,以缓和严重的社会危机。请问,当时社会危机的主要体现有哪些?王安石变法涉及军事.财政.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请说出教育方面的措施,你是怎样看待这些教育改革措施的?(12分)
参考答案:表现: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冗官、冗兵、冗费;辽和西夏的威胁。(4分)
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4分)
看法: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人才选拨。(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王安石变法内容熟练掌握,做这道题就较易。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为改变更戍法所造成的弊端,王安石变法采取的措施是
A.保甲法
B.将兵法
C.连坐法
D.保马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将兵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增强。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宋史·食货志》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宋初冗官,吏治腐败
B.战事不断,农民破产
C.巩固政权,不抑兼并
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但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不多,而且成为兼并对象,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农。地主还采用各种手段隐瞒田产,少交赋税。北宋中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故此题选C项
考点:北宋土地兼并的原因
点评:宋代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对于这一知识点要熟知激化的原因是什么。(1)宋代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2)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却很少交纳赋税,富者有田无税、贫者产去税存,中小农户的赋税沉重。(3)与少数民族战争不断,加重人民负担(4)灾害频繁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与理财这一问题无关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将兵法
D.市易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中所说的“这一问题”指的是理财问题。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都是理财措施;将兵法是加强军事训练、充实边防力量的军事措施,不带有理财的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土的旧制,改考经义策论,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解决财政问题
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
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王安石变法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分析各选项,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故选B。A项和材料明显无关;C项错误,王安石只是改变考试的内容,并未否定科举制度;D项错误,王安石关于科举选官制度遭到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
点评: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在理财方面,但是在其它方面也是有所涉及。主要变现为强军和选官制度上。在选官制度上反对北宋的恩荫制,主张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物,但是因为触动了大官僚的利益最终改革失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