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时间排列型选择题,①三公九卿制度建立于秦朝;②行省制度建立于元朝;③三省六部制建立于隋唐; ④察举制建立于汉代。因此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周之失,在于制”其“制”指分封制,此制度在稳定当时政治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但诸侯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形成诸侯争霸的分裂局面。“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其“制”指郡县制,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对图一和图二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①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②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③禹死后,其王位继承方式是兄终弟及
④从此以后,王位开始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故①正确;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从此以后,王位开始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故②④正确,③错误;因此答案为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秦朝把中央官分为三个台阶,其中第一台阶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即所谓的三公。……三者互不隶属,各自开府,三公在分工上各有所侧,互相牵制,……这种三权分立结构主要是考虑到分工基础上的行政效率问题而设计的,同时也是有意识对相权加以限制。
---摘自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材料二:从秦汉到明清,宰相的法定职权日益被分割,地位日益暧昧,以至于宰相被最终取消,君权在制度规定层面上却有日益加强之势,君权呈现出很强的内敛性和不断膨胀倾向。
---摘自袁建强《论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冲突》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中央机构三公设立的目的和主要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唐、宋和明朝为例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是如何在制度规定层面上进行加强的。(6分)
参考答案:(1)目的:既要提高行政效率,又要限制相权过大。(2分)特点:三公间各自为政,权力相互制约。(2分)
(2)唐代通过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来加强皇权专制;宋代通过单独设立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国家财政的三司使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明代通过完全废除丞相来强化皇权专制。(6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从材料中的“这种三权分立结构主要是考虑到分工基础上的行政效率问题而设计的,同时也是有意识对相权加以限制”就可以看出秦朝中央机构三公设立的目的是既要提高行政效率,又要限制相权过大。而从材料中的“三者互不隶属,各自开府,三公在分工上各有所侧,互相牵制”就可以总结出主要特点则是三公间各自为政,但是权力又是相互制约的。
(2)唐代通过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来加强皇权专制,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而宋代则通过单独设立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国家财政的三司使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明代通过完全废除丞相来强化皇权专制,这样也就造成了君权在制度规定层面上却有日益加强之势,君权呈现出很强的内敛性和不断膨胀倾向。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中央机构三公设立的目的和主要特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是如何在制度规定层面上进行加强的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现代科学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