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 ]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 ]
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用改良的方法克服危机
C.采用国有化的形式
D.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摆脱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造成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举办公共工程
B.整顿财政金融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保护劳工权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实行失业救济;。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 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
——《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二?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⑴1933年5月美国通过《紧急救济法令》的背景是什么(4分)概括材料一中有关社会保障的措施。(6分)
⑵请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发达国家所实行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8分)
⑶请你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保障我国人民福利的想法(2分)
参考答案:⑴背景:经济危机;罗斯福任总统(4分)措施:实行失业救济;推行社会保险;调节财富分配;进行社会立法。(6分)
⑵积极影响:改善人民生活;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4分)消极影响:国家财政负担加重;人们进取心减退(4分)
⑶提高人民的生活待遇;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免费教育等(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福利的相关问题.
第一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3年5月美国通过《紧急救济法令》的背景是经济危机;罗斯福任总统.” 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表明实行失业救济;” 实行失业救济;”表明推行社会保险;” 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 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表明调节财富分配;进行社会立法.
第二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二战后发达国家所实行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影响是:改善人民生活;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而消极影响通过材料可以总结为:国家财政负担加重;人们进取心减退.
第三题,结合时事政治可知我国现在的保障我国人民福利,从医疗,教育和住房方面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