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 ]
A.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
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
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
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
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
材料二: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
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
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
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以上材料均引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两次文化融合的原因和结果有何不
同?(6分)
(2)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10分)
(1) 融合: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 佛教与儒家融合。 (2分) 原因: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 佛教与儒家融合是纯粹的民间文化运动。 (2分) 结果: 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 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
家文化; 佛教与儒家的融合形成了理学
。 (2分)
(2) 原因:世界大战的打击;经济危机的冲击。(2 分)理由: 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 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 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 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 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和生活方式的需要。(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1991-1994年,最富有的美国人平均收入增加了21%,而低收入者几乎没有增长。另据统计,1980年美国企业首席执行官的平均收入与工人平均收入之比为42:1,到1999年这一比率扩大为419:1。上述现象主要表明当代美国
[? ]
A.劳资矛盾尖锐
B.贫富分化加剧
C.劳动者的素质不断下降
D.经济的发展没有给低收入者带来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据中新网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重申他的“经济振兴”计划: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室,使之更加节能;大力投资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安装节能系统,创造“21世纪的学校”;在美国各地普及网络宽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网”;改进医院设施,确保这些地方能够运用“前沿科技”。该计划与罗斯福新政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①重视发展教育与科技;②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
③注意环保和节能;④加大政府的公共投资,创造就业机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的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因此②项不是奥巴马振兴经济的新举措;运用国家的力量,加大投资力度,以工代赈也不是新创举。因此②④项排除,故选A。教育与科技、节能与环保是新时代的新课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调整了财政金融体系
C.对工业加强了技术指导
D.调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处处体现出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使经济复苏,扭转经济颓势,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正是成功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