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地名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以地理上的山河命名,有的以政治因素命名。如山东古代指崤山以东的地区,现在指太行山以东的山东省。下列地名以政治因素命名的是(?)
A.河南
B.南宁
C.洛阳
D.江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两岸同意于2010年9月12日实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协议表明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
B.“九二共识”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
C.该协议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D.该协议有利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两岸签署框架协议是两岸经贸交流经过30多年互惠互补、相互依存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5月,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基本实现,加强了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两岸签署框架协议,通过逐步取消贸易障碍,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所以B、C、D表述均是符合题意。而A的表述偏离题干主题,因为该协议的通过并不能表明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9年9月17日欧盟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非正式峰会,力求在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就限制银行高管薪酬、促进就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向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发出欧盟的声音。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欧元成为欧共体统一的的货币
B.就业、气候等问题对欧洲影响最大
C.欧盟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增强
D.欧盟集团受到二十国集团的挑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来皇帝的尊号中都有‘奉天承运’‘继天立极’这样的字样。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曾为皇帝制造神圣光环的历史人物是
A.老子
B.董仲舒
C.李贽
D.梁启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容易排除ACD 三位思想家,老子的政治思想“无为”“小国寡民”与材料所述无关;李贽是明末早期启蒙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梁启超是维新思想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本题选B项,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等,极力维护封建集权统治,为皇帝制造神圣光环。
点评:董仲舒在汉代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把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黄老学说、阴阳家思想、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儒学的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时间的限制“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对应的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百家争鸣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文化特征成为中国此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这符合材料中“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的说法,由此A符合题意,B是法家的思想,不能概括材料大意,C D分别出现在汉代和唐代,与春秋战国这一时间段相违背。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