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欧共体成立后,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密切合作?①建立了关税同盟?②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③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④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共体的性质,也考查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欧共体成立后,主要在经济领域合作,政治领域合作是努力方向,还没有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第④点应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A.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B.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C.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D.促进文化教育的普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程朱理学主张气节、品德和人的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语录》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1)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有何建树?(2分)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6分)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为政以德。提倡大一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3)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尖锐儒学核心地位受到冲击,为维护封建统治,急需重树儒学正统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儒学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儒学演变。(1)材料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体现孔子德治思想,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体现了经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2)此题需要仔细的分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观点,对此进行分析进而回答出儒学对塑造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作用;(3)从材料“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可以分析的出朱熹认为孔子的言行是不变的真理;李贽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同时结合各自时代背景分析原因。(4)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解答此题需要结合上述材料并要根据儒学自身发展演变概括原因,即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了统治的需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下列关于《告台湾同胞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表该公告的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B.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了成功运用
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D.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中央人民政府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故排除A,选C;B项是香港、澳门的回归;D项是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①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②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③妇女的社会地位获得提升?④完整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可知是1949-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此时全国政协代行人大职能,①②正确;材料中“减轻母亲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生产活动,文化教育活动等”说明妇女社会地位提高,③正确;材料并不能反映出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④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