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着一系列与人类共同命运有关的问题,如人口膨胀、疾病蔓延、资源枯竭、生态平衡、粮食匮乏、毒品贩卖等,种种问题在困扰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是
①和平问题?②恐怖主义活动猖獗?③发展问题 ?④资源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判断题 古今中外的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2006年第10期《新华文摘》
材料二?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
?
材料三?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导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因素和为摆脱危机在社会保障方面采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4分)
3、判断题 有人认为“口口口口……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材料中省略的字最可能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4、判断题 下列各项关于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张互不干涉内政
B.主张实行不结盟的方针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主张互不侵犯
5、判断题 阅读《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反映了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电报
| 1835年
| 1871年
| 1886年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①近代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②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逐步加强
③西方技术的传入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速度逐步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