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包括( )
①洗刷了历史留下的民族耻辱?②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③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 ④结束了祖国分裂状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其中 ④ 至今尚未解决,因此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58年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1)据材料1归纳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2分)
材料2: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7000多人次。
(2)根据材料2归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2分)并分析其原因。(2分)
材料3:在8·23金门炮战50周年之际,传来了建设金(门)厦(门)跨海大桥的消息。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小三通”客船只要40分钟航程左右就可抵达。台方提出的方案是和大陆共同合作,从厦门大嶝岛或是小嶝岛建立跨海大桥直通金门。当地不少民众认为,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时金门就不是孤岛,不但减少战争发生可能,还可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为“厦门的后花园”。
(3)举例说明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史实。(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2分)
(4)对比材料1、3,回答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意义何在?(2分)
参考答案:
(1)趋势:由战争对抗到结束战争。(2分)
(2)表现:两岸民间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往日益频繁。(2分)
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的共同利益等。(2分)
(3)史实: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2分)
障碍:岛内主要是“台独”势力;国际上主要是国际反华势力。(2分)
(4)变化:由台海对抗的前沿转变为台海直接联系的桥梁。(2分)
意义:有利于金门的稳定和发展;便于两岸人民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往来;也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2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等信息可以直接归纳出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即:由战争对抗到结束战争状态,这一变化说明大陆方面主张由主张武力解放逐渐转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2)表现:从材料二中文字内容直接归纳出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即可,如:“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等。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其原因所在。如:“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的共同利益等。
(3)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找出两岸人民各自或共同维护台湾主权的史实即可,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障碍:当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岛内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4)变化:对比材料一、四内容可明显看出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转变,即由台海(两岸)对抗的前沿转变为台海(两岸)直接联系的桥梁,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金门的稳定和发展;便于两岸人民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往来;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旧唐书》评价唐太宗:“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以下最能体现该评价的是:
A.屈己而纳谏
B.任贤而使能
C.恭俭而节用
D.宽厚而爱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以二战后国际关系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关键信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20世纪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获取民族解放,故题干反映不结盟运动国家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C项正确;A项仅指向美国的说法是错误;B项题干无法反映;题干没有涉及经济方面,D项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武昌起义中,湖北的立宪派首领曾经( )
A.积极配合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
B.与清政府暗中联络反对革命
C.用和平方式取得军政府领导权
D.杀害革命党人取得军政府领导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考查立宪派获取政权的方式。结合汤化龙等立宪派用和平方式取得军政府领导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