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思想产生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繁荣
C.巩固统治的需要
D.外国商品的冲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历史时代,两者的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需要
B.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C.都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
D.都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经济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旨在考查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商品经济的需要,故A不符;黄宗羲的思想有力地冲击了中央集权制度,故B、D也不符。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这两种思想在当时都是进步的。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B.“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C.“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黄宗羲等思想家看来,国家主权属于
A.帝王个人
B.帝王家族
C.社会名流
D.全体人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黄宗羲等思想家提出“天下”并非一人一姓所私有,而属于天下人所公有。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A.王夫之
B.黄宗羲
C.顾炎武
D.谭嗣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顾炎武在《日之录》提出的观点,“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确“亡国”是封建王朝的更替,“亡天下”则是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事,C为正确答案。近代学者梁启超根据顾炎武的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字。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的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