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 )

A.求同存异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睦邻友好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对,邓小平访美、中国组织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两者都与联合国没有直接关系;CD符合中国组织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而不符合邓小平访美,因此可排除。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
①特点:“一边倒”。
②原因:二战后出现美苏为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美苏对新中国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国际援助。
③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于孤立。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
①特点:“一大片”。
②原因: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摆脱殖民枷锁而独立。
③作用: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20多个国家建交,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2)20世纪70年代:
①特点:“一条线”,扩大外交,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②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③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促使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
(3)20世纪80年代起:
①特点:不结盟,实行全方位的外交。
②原因: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③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过:“中国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从中反映出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
A.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
B.反对美苏霸权,实行改革开放
C.维护国家利益,坚持独立自主
D.坚持独立自主,妥善处理大国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材料没有涉及新老殖民主义,也没有提到美苏霸权,故A、B两项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如何处理大国关系,排除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首先提出
②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③运用这些原则解决了与苏联建交的问题
④周恩来曾经完善、修改它的内容
⑤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建交高潮。与这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选项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 ]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C.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加入WTO
D.实行“一边倒”外交、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中美建交公报》签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社会主义阵营的日益强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改革开放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是走向缓和的,所以邓小平同志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所以选C。ABD均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