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发明本心”,强调人的主体作用;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也是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所以本题选A,B中国没有教权的束缚;C王阳明是对正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D王阳明心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不能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时代政治、经济发展变化影响的产物。同时,新思想、新文化又推动了政治、经济新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的新变化及原因的分析与掌握。回答“变化的表现”,主要依靠材料“……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反映的是工商皆本的思想;材料“黄宗羲在《原君》篇中宣称‘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反映的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材料“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反映的是学以致用的思想。分析原因是主要结合材料“明清之际的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新的思想在孕育;同时,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因循守旧的八股取士又严重阻挠着新思想的破土而出”归纳总结。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 民为邦本; 因民利而利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4分)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有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迁移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即可归纳,难点在于什么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内涵,什么是其理想政治。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区分。根据所学知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主要是讲君民关系,而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就是其理想政治。答题时需要注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全面地归纳。第(2)问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主要是认为人民主权和学习美国的体制。第(3)问第一小问需要更多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并要注意审题,两种思想的关系既包括联系,又包括区别;第二小问只需要回答清楚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的背景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选项内容和汉朝著名思想家董仲舒的新儒学有直接关系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西汉时期,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了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为了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B项符合题意;A是汉武帝选拔人才的方式;C是孟子的思想;D是孔子的主张。
考点:董仲舒的新儒学
点评: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在汉朝受到重视?
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治气氛宽松,各派思想得以复苏。但是,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与之相适应,迫切要求一种为政治统一作出理论上的解释的学术思想。而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滥用,已经造成严重的恶果。所以,只有温和的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且此时的儒家思想已是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部分法家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体系。这就是儒家思想能够在汉朝受到重视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阅读下列中国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