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 ]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C.第三世界的合作原则
D.“求同存异”的方针
2、判断题 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应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英经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3、判断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日本、西欧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
B.中国日益强大,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经签订
D.中日正式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4、判断题 1999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摘自凌志军《交锋》) 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
[? ]
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B、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C、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D、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
5、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标志是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以世界大国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中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