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2月间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发回长达8000字的电报……电报认为苏联是“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目前,这种努力限于某些邻近的地区,如伊朗北部、土耳其”等地。凯南认为,苏联“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就可以迫使苏联退却。凯南的“长电报”深深博得杜鲁门的赞赏……当月,他就要求国务院允许派一支特遣舰队前往地中海,“支持土耳其抵抗苏联势力的渗透”。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自冷战结束到入侵南联盟,美国共对外用兵42次。尤其是入侵南联盟的“联盟力量”行动,公开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联合国成员国实施赤裸裸的侵略……与此同时,美国不断抛出所谓“人权高于主权”“民主无国界”“主权有限论”“内战非内政”等谬论,为其武力干涉他国内部事务寻找理论依据。
——摘编自柯春桥、贾咏梅《美国军方抛出“内部冲突”论》
材料四?多极化作为历史前进方向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在继续发展,但多极化的趋势正在遭遇“一极”图谋的阻碍和挑战……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时政新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对凯南“长电报”提及的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有针对性的措施?(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对亚太地区和国际局势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调整军事战略的背景,并指出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10分)
2、判断题 据朱成虎、赵子聿等著的《当代美国军事》,该图是1950年到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导致a、b两阶段军费急剧下降的共同原因是:

A.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政策
B.美苏争霸转向空间领域
C.美国结束一些侵略战争
D.美苏冷战局势日益缓和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材料2: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1)材料1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
?
(2)材料2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
?
(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4、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下图是1945年以来,德国版图变化示意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版图变化的原因。(9分)
(2)谈谈你对德国版图变化的认识。(6分)
5、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表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 ]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加剧?
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