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概述六朝、隋唐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明朝中后期江南经济有什么新的突破?简要分析这三个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
参考答案:六朝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但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圩田更加普遍,适于种植高产的水稻;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江南地区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地。但是,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出现了独立的手工工场,这说明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六朝、隋唐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水平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表明我国封建经济渐趋衰落,但在全国范围内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本题解析:此题回答时应注意这样几点:①江南地区。②六朝、隋唐、明朝中后期三个时间概念。③六朝、隋唐要求回答的是农业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明朝中后期则是经济新突破,注意其中的区别。④对经济格局的影响,注意理解“格局”的含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是务实外交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A.《诗经》
B.《春秋》
C.《礼记》
D.《韩非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太学为汉武帝创办,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ABC都属于儒家《五经》;而D属于法家的著作,因此与题意符合。
点评: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五经”为《诗》《书》《礼》《易》《春秋》。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在少数民族居住区实行(?)
A.民族区域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A中国在少数民族居住区实行民族区域自制制度,B是中国政党制度的特征,C是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所以答案选A。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三项,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在这三项制度中最为基础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当时外交政策的核心,简析该政策对当时世界格局的影响。(4分)
材料二
我们必须记得,世界历史上享有相当长期和平的惟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
在某一国家与其潜伏竞争者相继强大时,就会出现战争的危险。因此我相信美国要维持强势的世界。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
——尼克松在1972年1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专访中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时代世界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与材料一相比,两者的外交政策有何异同? (5分)
材料三?
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而且越来越奉行更倾向于单边主义的政策,甚至一些美国人认为现在是一个单极世界。
——倪峰《关于多极化的一些思考》
(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冷战结束初期多极化“较好的发展势头”的表现。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对当时国际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材料四?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霸主地位减弱、国际影响力下降。……与此同时,以金砖国家为玳表的新兴国家快速崛起,八国集团的作用逐渐被二十国集团取代,多极化论再受重视。
——俞邃《当今世界格局仍呈多极化》
(4)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世界格局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核心:遏制共产主义(苏联);谋求世界霸权。(2分)
影响:两极格局(冷战格局)(2分)?
(2)变化:出现了多极化趋势。(1分)
相同:维护美国霸权,维护国家利益。(2分)
不同:杜鲁门——遏制;尼克松——制衡(均衡)。(2分)
(3)表现:欧盟成立;中国的崛起;日本谋求政治大国。(3分)
影响:造成国际局势的局部动荡。(2分)
(4)认识: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多极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综合国力决定了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4分)
本题解析:(1)考查杜鲁门主义知识点。关键信息: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是冷战的开始,核心即杜鲁门主义的目的,影响则从国际政治格局角度分析。
(2)考查多极化趋势知识点,关键信息:“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1972年。结合时间信息,以及材料中反映多强的出现,故其变化是出现了多极化趋势;而异同点则从目的和政策的方式来分析归纳。
(3)考查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知识点。关键信息: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关于多极化的一些思考》。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表现应依据材料中的“冷战结束的初期”的时间信息确定史实列举的范围;单极世界,不利于世界政治力量的均衡,故会导致世界国际关系的动荡。
(4)材料三、四反映了多极化趋势经历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反转、多极化论再受重视的发展过程,说明多极化趋势发展方向,但是在曲折中发展,以及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取决于综合国力,各国综合国力的不同影响着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