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一壮举”是指(?)
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D.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练习课本知识可知,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宣布:中国如期完成了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抛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针对这一事件“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91年《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须标明“焦油含量”和“吸烟有害健康”字样。1991年中国加入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在出口卷烟烟标上必须标明条形码。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A.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B.政府以立法形式禁止吸烟
C.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D.遵守WTO成员国贸易规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毛泽东与蒋介石对海峡两岸关系认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
A.互相承认对方的合法性
B.都主张两岸和平相处
C.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D.都主张两党共同执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①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②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③妇女的社会地位获得提升?④完整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可知是1949-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此时全国政协代行人大职能,①②正确;材料中“减轻母亲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生产活动,文化教育活动等”说明妇女社会地位提高,③正确;材料并不能反映出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④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西方文化有很多相近之处,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中国的“知书达理”一词最为接近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知书达理,就需要努力学习,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分辨是非,辨明好坏,不能蛮横无礼。与“美德即知识”的内涵最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