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从而起到巩固统治、加强中央权力的作用。所以B正确;A开放性错误;C中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D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应从鸦片战争后我国当时的社会矛盾入手分析“新思想萌发的客观原因”。鸦片战争后我国的社会矛盾有两对,一个对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另一对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本题强调“客观原因”,则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入手比较贴切。答案A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先秦时期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依次为商朝,西周和东周(春秋和战国),所以正确顺序应是①④③②,答案选C。
考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点评:准确识记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是历史学学习的基本功,可以牢记如下口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明朝《大诰》中规定: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完善官员监察体系
C.预防地方割据出现
D.利于规范官员行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凡官吏……民众可……甚至……各地官府……不得阻拦……否则……”可知,对官员的违法行为,民众可以告状,这有利于规范官员的行为。所以答案选D。其他选项不符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朝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由此可见该制度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 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职位比较低,监察的对象“二千石违公“,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③正确。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①正确。监察的范围涉及到”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 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②正确。官场腐败现象难以消除,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④。因此选择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央集权制的建立加强·刺史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