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清朝之前,历代地方长官上任所带随从一般都不多,上任后常需一段时间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到清朝时,一个地方官员到新地方上任,往往携带许多深谙日常行政的亲信人员,到任就能全面接手衙门的各项工作。此现象反映出当时(?)
A.中央政府权力下降无力控制地方
B.地方官员穷于应付中央事务
C.基层行政交接运行趋于稳定
D.古代君主专制程度进一步加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得知,清朝以前官员上任后总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才能顺利工作,正常交接并不顺利,而清朝时,地方官员到任即可正式工作,交接很顺利。即基层行政交接运行趋于稳定。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
| 1952年
| 1956年
| 1957年
|
工业总产值
| 343.3
| 703.6
| 783.9
|
农业总产值
| 483.9
| 582.9
| 604.0
|
工农业总产值
| 827.2
| 1286.5
| 1387.9
|
*注:1952年工业比1949年增加187%?农业增加50% 。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材料三?读下表
?
| 1978年
| 2000年
|
城市数量
| 193个
| 663个
|
小城镇
| 2173个
| 20312个
|
市镇总人口
| 1.7亿
| 4.56亿
|
城市化水平
| 17.9%
| 36.1%
|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3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2分)21世纪以来,该现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为此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战略?(2分)
参考答案:
(1)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工业化的程度在提高(或工业发展快于农业)(2分)。原因:重视经济调整,采取措施,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制定了“一五”计划;一化三改造的进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设;苏联的帮助;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政策。(3分)
(2)我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连年攀升。(2分)
原因: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3分)
(3)城镇化(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战略:实施积极的城镇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2分)
本题解析:
(1)对比表格中的数据,1956、1957年的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比1952年都有了大幅的增长,而工业产值的增长更为迅猛。说明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提高。第二小问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可以从国内、国际两大方面来分析;而国内原因又可以分为政治、经济、理论等方面。
(2)材料二的柱状图反映了我国1978-1998年,即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对外贸易总额迅速增长。第二小问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原因可以从中国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等方面分析。
(3)材料三反映了从1978-2000年,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数量、小城镇数目、市镇总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都有大幅的提高。第二小问国家针对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发展采取的措施包括:实施积极的城镇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等等。
点评: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体制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创新。近三年高考中均在本知识点有命题出现,应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主线,理解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返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
A.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C.和平统一是台湾民众的迫切愿望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原乡人的血,必须返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体现了台湾与大陆的血脉相连的亲情无法割舍,体现了两岸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A。
点评:当前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2001年,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的组织是( ? )
A.欧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反映19世纪世界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三幅图表

请回答:
(1)请写出三幅图表所反映的改革事件的名称。(3分)
(2)上述三个改革产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2分)
(3)在维护民族独立方面,这三个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此你有何认识?(5分)
参考答案:(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3分)
(2)民族危机加深;工业文明的冲击。(2分)
(3)阿里改革: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延缓了西方列强的入侵。明治维新: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戊戌变法: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分)
认识:向先进国家学习,进行改革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改革不会一帆风顺。(2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可很直观地看出来,第二、三问,可通过回忆教材有关内容来回答。所谓认识,也就是应当怎样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