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A.说明它采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象征着六国的合作
C.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D.体现了各国间的分工与合作精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联系所学史实,欧洲煤钢共同体是由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六国成立的,题干所提到的这些简单的东西,如纸张、飘带等,技术含量并不高,以此断言A、C显然违背此组织这么做的原意,同时由这些小物件推导出各国工业上的分工显然不合适,所以答案为B。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③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④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提到了乡镇的居民生产显然是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的表现,“松江地区以棉织为业”“ 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说的是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和自然经济的解体。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
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鸦片战争后
D.解放战争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察举制是汉武帝创立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下列对汉代察举制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自上而下选拔官员的制度? ②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比较客观公正
③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④东汉以后被世家大族所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察举制是指汉武帝让地方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所以①项不对。人才是推荐的而不是通过考试选拔的,所以②项不对。通过察举制政府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它也有弊端容易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把持了政权,魏晋南北朝时形成了“九品中正制”。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