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
A.洋纱和洋布
B.咖啡和可可
C.产于印度的茶叶
D.产于泰国的香米
2、判断题 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3、判断题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A.压迫知识分子
B.加强思想控制
C.巩固君主专制
D.防止人民反抗
4、判断题 (26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要求加快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人注重人和自然的关系。请列举中国古代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4分)
材料一?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部分法律
时间
| 法律名称
|
1843年
| 《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
|
1855年
| 《有害物质去除法》
|
1876年
| 《河流防污法》
|
1926年
| 《公共卫生(烟害防治)法》
|
1956年
| 《大气清洁法》
|
1963年
| 《水资源法》
|
1973年
| 《水法》
|
1974年
| 《污染控制法》
|
——据梅雪芹《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
(2)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列举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8分)
材料二 2002年全球碳排放量示意图

——引自M-F.杜兰等编《全球化地图》
(3)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评析该观点。(12分)
5、判断题 历史知识中,“事实”和“解释”并不相同。学习历史就要知道如何分辨两者的区别。以下的历史叙述中,属于“解释”的是?
A.西周建立后对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封邦建国制
B.魏晋时期的分裂,是由地方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引起的
C.商鞅依据军功授爵,爵位为二十级
D.孔子整理古典文献,编订了《诗》《书》《礼》《易》《春秋》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