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本题凡是含②均是错误的,因为中国传统步犁形状基本定型是在后来的唐朝时期。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①③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一致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韩非子认为商人不从事农业生产,是国家的蛀虫,因此应该重视农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体现了重视本业的思想,因此选择C。ABD体现了发展商业的思想,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不一致,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的关系?(2分)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分)
(2)请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两方面分别各举一例说明古代中国重农的表现(3分)
(3)尽管封建社会推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但手工业和商业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各列举古代冶炼业、丝织业、陶瓷业的一项成就。(3分)
参考答案:⑴材料一认为农业和商业是矛盾的,农业为本商业为末。理由是农业可“使天下各食其力”、商业“游食之民甚众”。 材料二认为农工商皆为本。理由是认为“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2)生产工具:汉代发明播种工具耧车。生产技术:北魏《齐民要术》记载推广绿肥种植和实行轮作,比西方早一千多年。
(3)冶炼业: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丝织业:明清时期花楼机能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
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
本题解析:此题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为命题的角度。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政策,在当时确立的时候有其积极性,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再实行这一政策, 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维护自然经济,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所以,统治者力图维护这一传统的经济政策。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传统经济政策的弊端,主张工商皆本。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都有突出的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B.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C.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D.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清两朝的确是推行了“海禁”政策,但并不是禁止海外贸易,而只是严禁海外贸易,所以,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只可能是D。本题主要是要分清楚“禁止海外贸易”和 “严禁海外贸易”的程度的区别,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民主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