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位史家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进展。妇女就业人数从217万人增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过去,她们充当女侍,或待在父母身边,或依附丈夫;现在,她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这里描述历史现象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 ]
A.北美洲独立战争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世界经济大恐慌期间
D.中英鸦片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一本历史书在描写某次战争爆发时某国军队的组成状况:在每100个动员的士兵里,有25人讲日耳曼语,22人讲马札儿语,12人讲捷克语,9人讲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8人讲波兰语,7人讲乌克兰语,7人讲罗马尼亚语,5人讲斯洛伐克语,3人讲斯洛凡尼亚语,1人讲意大利语。根据这一组成方式,这支军队应是
A.1812年远征俄国的拿破仑大军
B.1900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
C.1914年参与世界大战的奥匈帝国军队
D.1939年入侵波兰的纳粹德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整。回答下题。1.与185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
A.促使社会矛盾激化
B.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
C.蔓延资本主义世界
D.引起世界政治格局变化
E.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F.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
G.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H.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AC是两者的相似性,B属于不同点,185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但不是主要特点;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方式走上了不同道路,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改变了一战后的国际格局。
考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点评: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特点:①来势猛?②范围特别广?③破坏性大?④持续时间长?⑤影响深远,改变国际格局。
2.试题分析:A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B与事实不符;C是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跌标志经济危机爆发。
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点评: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⑴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矛盾。⑵具体原因:市场供需的矛盾,一方面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供需矛盾扩大 。⑶直接原因: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跌。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14年欧洲战争的爆发使西方从亚洲的撤退势在必行,这就给日本提供了一个巩固和扩大地盘的好机会。”以下事件,不能体现这一态势的是
A.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B.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C.《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D.《四国条约》的订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世界领土被列强瓜分完毕是19 世纪末20世纪初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三国同盟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
B.1879年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和奥地利首先缔结条约
C.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之间的矛盾把意拉入同盟
D.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成立,德国成为核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同盟是指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在一战爆发前结成的军事同盟,奥匈帝国由匈牙利和奥地利联合组成,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首先结盟,所以B项说法错误,A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点评: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英国协调了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后形成了三国协约。意大利改善了同法国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为自身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三国同盟瓦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