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和西亚产油国在经济发展上都
A.面临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的问题
B.注重吸收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累起丰裕的国家财富
D.调整经济结构,参与国际经济循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关键在区分共性和个性的东西,根据掌握地知识不难发现A、B两项说的只是新加坡和韩国,而C项说的是西亚一些国家,只有D项才是亚洲上述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知识理论》一书的序言指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指出了历史的过去性特点
B.历史研究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C.强调了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D.强调了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可以看出历史的价值在于对现实服务,否则无任何用处,故选C。A项错误,历史的过去性材料认为没有价值;B项错误,理论指导问题材料并未体现;D项说法错误,横向联系说的是同一时期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材料并未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这支军队与以往各式军队的主要区别是( )
A.重视思想教育,配置专职政治干部
B.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
C.实行征兵制,提高军队素质
D.通过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国民革命军在建立之时,就在军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注重培养士兵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人认为“中国内部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和斗争。故只要有各国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状况存在,各派军阀就无论如何不能妥协,所有妥协都是暂时的。”这种观点正确吗?试以1916年—1930年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这种观点正确。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英美支持直系,日本支持皖系和奉系。中国出现军阀混战局面。而直、皖矛盾和斗争,则是美日矛盾与斗争在中国的反映。②一战爆发后,日本为控制中国,怂恿段祺瑞参战,美国扶植黎元洪反对参战。美日在中国参战问题上的矛盾,直接导致府院之争,最后段祺瑞取得斗争胜利③段祺瑞参战后,企图凭借日本的支持,武力统一中国,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利用西南军阀压制段祺瑞的势力,于是南北军阀妥协④当旧军阀衰败时,国民党新军阀联合“北伐”奉系。1928年,张学良不从日本威逼,宣布“易帜”,中国实现形式上的统一,但国民政府内部各派系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停止。此后不久,又爆发新军阀的混战争斗,其中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规模都很大。?
可见,只要帝国主义国家采取侵略中国的政策,只要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各派军阀之间就有斗争,即使有妥协,也是暂时的。
本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分析论证题,考查了学生对中国军阀割据混战,矛盾斗争实质的认识,解题时应先提炼观点:①各派军阀受帝国主义控制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决定了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③军阀之间的妥协是暂时的。然后,结合时间范围,就以上三点寻找史实,条理做答即可,特别注意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斗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清朝乾隆皇帝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反映了?
A.乾隆皇帝是封建明君
B.康乾盛世经济获得大发展
C.自然经济下的自大心态
D.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此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材料上说中国什么都有,没有必要同外贸易。其实当时中国和产力水平远落后于于西方,许多工业品中国就没有。由于自然经济的束缚,不了解国外情况。正确的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