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人民日报》续报道“小麦亩产12万斤”“水稻亩产3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的好消息。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大跃进运动
B.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这是一种严重夸大化的报道,联系所学史实,应该发生于大跃进运动中,大跃进运动就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为主要特征。B项是1953到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从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改造,与题干无关。文革期间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不再出现题干中“放卫星”现象,排除C。人民公社化主要是人为扩大公有制规模,极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与题干无关,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的夸大性报道,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同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一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 )
A.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B.邓小平复出后恢复高校招生制度
C.中共中央决定全面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可知,该发展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A项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B项发生在1977年,C项发生在1984年以后,D项发生在1992年。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苏格拉底追求 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即
A.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的中心
B.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C.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D.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对,这是智者学派的观点;C不对,这是柏拉图的观点;D是古希腊人文主义者思想的共性;A正确,苏格拉底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点评:注意古希腊不同思想家的主张。
一、智者学派:
1、研究领域: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2、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3、主要观点: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4、评价
⑴积极:这种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⑵消极: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二、苏格拉底
1.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苏格拉底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目的: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3.主张:
(1)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3)认为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已有的美德。
4.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祟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著作: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在《理想国》一书中.
(2)主张: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3)评价: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土多德
(1)“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表明真理高于一切。
(2)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
(3)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渗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偈议。
材料二: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建设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铁路的修筑权。1900-1905年间铁路总体发展为三千二百哩,除全长201公里的京张铁路为本国修建外,其余铁路均为外国持有部分股权下所修建。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铁路发展面临的困难。(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铁路发展的基本状况。(4分)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尽管困难重重,我国铁路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发展,分析发展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迷信思想和愚昧落后观念的阻碍;资金困难;技术设备受到外国的控制。(4分)
(2)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为外国修筑和控制;铁路总里程少,铁路交通仍然处于落后状况。(4分)
(3)近代经济特别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外资的进入客观上为铁路发展提供了一部分资金;思想观念逐步发生转变,各个阶层对铁路建设日益重视。(4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中可以总结出19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铁路发展艰难的原因是:迷信思想和愚昧落后观念的阻碍;资金困难;同时近代科技革命成果未完全被中国人认可和接受也是重要原因。(2)材料二中文字说明19世纪末中国铁路主要为外国修筑和控制,铁路总里程少,铁路交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处于落后状况。(3)结合所学可直接回答推动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近代经济特别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外资的进入客观上为铁路发展提供了一部分资金;思想观念逐步发生转变,各个阶层对铁路建设日益重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2年元旦,欧元在欧盟多数国家正式流通,主要表明
[? ]
A.区域集团内的经济联系更趋稳定
B.各会员国的集体自力更生能力得到加强
C.法德两国在欧盟内取得主导地位
D.欧洲盛行保护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