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2019-12-14 04:41:29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为封为定远侯。他在西域的主要活动有 ①派甘英出使大秦 ②出使大宛、大月之氏 ③任西域都护,管理西域 ④大败被匈奴,使其政权瓦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清朝和“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都逐渐出现了体制完备的“内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沿袭明制,继续设立内阁,设内阁大学士和学士多名,大学士称中堂。从制度上讲,清内阁与明朝相似,但清的内阁权力削弱,加之入关之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的设立等,均分割了内阁的权力。内阁名义是“赞理机务,表率百僚”的最高行政机关,但清朝皇帝极端专权,使“内外臣工纤悉不敢自专,必以上请也。”内阁与军机处分担政务,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日常庶务;皇帝则借助军机处重点专断国家机要。 —— 摘编自张妍《清史十五讲》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内阁慢慢疏离国王,逐步依附于议会。后国王退出了内阁,首相产生。此后,内阁日益独立于国王控制之外。到18世纪末,随着两党政治结构的逐步形成,内阁制度的各种基本原则通过一个又一个先例的开创而确立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原则:内阁大臣由议会中多数党组成;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在法律上,国王有选择和任命其他内阁大臣的权力,实际上,国王只能接受议会选举的结果,委任在选举中获胜的党的领袖为首相,授权其组阁。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首相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意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以议会为后盾的内阁成为国家权力的轴心,国王变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臻于完善。 ——摘编自王玮《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英“内阁”进行比较。(10分)
参考答案: 比较:二者都是国家的权利中枢,但性质、运作方式地位及与君主关系等是不同的。(2分) 清代内阁是帝制时代的权力机构,只是名义上的行政机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辅助机构,从属于君权,是服务于集权统治的。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政权机构,是英国政治的权利中枢,内阁首相执掌行政权和立法创意权,是国家政务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不受国王控制,代表执政党的利益,是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体现。(8分)
本题解析: 根据材料一、二关键信息“从制度上讲,清内阁与明朝相似,但清的内阁权力削弱”、“内阁与军机处分担政务,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日常庶务”等及材料二关键信息“内阁日益独立于国王控制之外”、“以议会为后盾的内阁成为国家权力的轴心”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英两国的“内阁”有着本质的不同,可以这样解读:(1)明清时期的内阁,是专制皇权时代的权力机构,只是名义上的行政机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辅助机构,从属于君权,是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2)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政权机构,是英国政治的权利中枢,不受国王控制,是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体现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清时期的内阁;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元杂剧的奠基人,成就最高的戏曲家是 A.郑光祖 B.马致远 C.白朴 D.关汉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元杂剧成就最高的是关汉卿。故选D。ABC三项和关汉卿一起构成了著名的元曲四大家,都有卓越的成就。但是最高的还是关汉卿。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元曲 点评:元代由于汉族地主阶级地位的地下,在政治上仕途无望,把满腔的才华用在了文学创作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剧作家,以关汉卿为杰出代表。元朝以外的其他朝代的文学成就如春秋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汉代的汉赋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浅议我国夏商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丞相是在明朝废除的,清朝已经不存在丞相了,故不存在丞相与军机大臣之间的抗衡,故本题选择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明朝废丞相。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原创】从《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到《秦朝郡县制示意图》可以得出一些历史性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感悟是下列的哪一个选项?

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②从世袭到任命
③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④从分裂到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尽管不是中央集权制度,但是也不是属于国家分裂时期,所以,“④从分裂到统一”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凡是含④均是错误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分封制和郡县制
【原创理由】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与难点,创设新情境、示意图等等考查历史主干知识是近几年高考的能力要求和方向;故本题从这两方面入手,结合西周、秦朝朝政治制度演变为线索,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题难度:简单